“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408.43亿元,同比增长6.5%,增速居全省第二、山区市第一,增速省排名创2000年以来最好成绩;规上工业增加值286.54亿元,增长8.9%,增速居全省第二、山区市第一,增速省排名创2000年以来最好成绩……”

  1月30日,梅州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,《政府工作报告》公布的6个数据,值得关注,分别是全市地区生产总值、规上工业增加值、实际利用外资增长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。

  这些数据,有的位于全省第一,有的位于山区市第一,既回答了“梅州如何走高质量发展之路,巩固扩大经济复苏成果”的问题,又解释了“面对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,梅州如何发挥多方面优势和条件,做好经济工作”的方式。

  成绩是对努力的肯定。过去一年,梅州抓住“建设苏区融湾先行区”的契机,激发敢拼敢闯的内力、联合取长补短的外力、聚起不畏艰难的合力,坚持从“过日子思维”转向“发展思维”,从“投入思维”转向“产出思维”,从“管控思维”转向“用户思维”,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、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资源,发扬改革创新精神,精心谋划重大项目、重大事项、重大平台,实现了“百千万工程”扎实推进,苏区融湾提速增效,产业实力稳步提升,项目支撑更加有力。

  成绩也是发展的动力。透过成绩,既要增强信心和底气,也要看到差距、找准问题、补上短板,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,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。

  诚如报告所言,梅州稳增长的基础还不够牢固,经济总量小、人均水平低,与发达地区差距较大;实体经济不强,产业结构不合理,资源型性传统产业占比较高,大企业、大项目仍较少;中心城区首位度低,县域经济不强。

  善谋者行远,实干者乃成。梅州,新的一年请坚定信心、鼓足干劲,持续巩固和增强经济向好的态势,稳中求进、先立后破,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。